第九章 蘇菲派對婚姻的看法

蘇菲派對婚姻的看法卻有別於主流意見,因此我們不能一概而論。他們是伊斯蘭的奧秘派,神學觀點有別於嚴謹的正統派別,其說法形塑著不同的伊斯蘭社會,形成各種面貌。蘇菲派之多元色彩,便於融入各種社會背景;因此我們要留意,此派對婚姻有正反兩方面意見。

高舉婚姻價值,認為此乃絕對義務者,以聖訓與古蘭經為基本,指真主在經書裡從沒提過不婚的先知,他們說:「約翰也有結婚,不過沒有性關係。他有著[已婚男人所有的]崇高地位,參與了傳統。有說這[即沒與妻子發生性關係]是為了免使自己有那種[急色的]樣子。至於耶穌,他再來時將會結婚,更會生孩子。」[1]安薩里(Ghazzali)引述一則聖訓指,穆罕默德說,「你若遇見一名男子,是虔敬而可靠的,應該使他結婚,不然的話地上就有試探,腐敗將隨之而來」[2]。據一則少流傳的聖訓,穆罕默德曾說:「為真主而結婚,或將女兒出嫁的,實在是值得真主護佑的。」[3]據伊本‧阿巴斯(Ibn Abbas)一則傳統說,穆罕默德說,「婚姻後,信士的虔敬才算完全。」安薩里注此句說:「可能指成全部分虔敬,但更多證據顯示此句意思是,人不應讓自己的心充滿慾念,於是惟有結婚。因為將心倒空,虔敬才得以圓滿。」[4]他引述伊本‧馬蘇德(Ibn Mas'ud)說:「我若只餘下十天生命,我會結婚,以免我單身而面見真主。」穆阿德‧伊本‧哲白勒(Mu`ads Ibn Jabal)說:「某人兩名妻子都染病死去,他自己也染病,然而他說:『我要結婚,以免面見真主時單身。』」[5]

有說從前在古代民族裡,[真主的]一個僕人其敬拜冠絕同儕,當時的先知論他說:「這真是個義人!可惜他還有一部分傳統未完成。」那人聽了很難過,問先知,他還有甚麼未完成,先知說:「你還沒有結婚。」那人很懊惱,說:「我不是不想結婚,但我很窮,還得靠族人供給。」先知說:「那麼我將女兒嫁給你吧。」先知就將女兒嫁給他[6]。比什爾‧伊本‧哈塔(Bishr Ibn al-Harth)說:「我尊敬阿默德‧伊本‧罕百里(Ahmad Ibn Hanbal),原因有三:他為己為人遵守法律,而我不過為自己而守法;他有許多妻子,我只有幾個妻;還有他被任命為眾人的伊瑪目。」[7]據說阿默德的妻子-他兒子阿卜杜拉的母親-死後,第二天他就結婚,他說:「我不願有一晚單身。」比什爾‧伊本‧雅敏尼雅(Bishr Ibn Yaminiya)說:「在真主使者的伙伴中,阿里('Ali)是最虔敬的,他有四個妻,十七個妾。婚配是重要傳統,是眾先知條件之一。」又說:「已婚之人勝於單身之人,尤如參與戰鬥(聖戰)者勝於留在後方的人。」[8]

然而,蘇菲派文學也有相反論調,因為脫離塵俗是此派最主要教導之一。前面說過,有的法學家引述古蘭經節指婚姻非義務,因經文指獨身的約翰為「尊貴的」(古蘭經3:39);惟支持婚姻者稱約翰其實有結婚,不過沒有與妻子行房而已。至於基督,則有許多傳統說,他再來以後將會結婚。此種種傳統,一方面為使婚姻成為伊斯蘭之定制,另方面也為穆罕默德妻妾成群辯解。古蘭經固然沒有足夠證據顯示,真主反對婚姻,有關清修的傳統其實也相當薄弱,雖然有說:「穆罕默德曾就婚姻警告,『二百人中,無家室孩子、了無牽掛的那人算為最好』。又說,『終有一天,人要因自己妻子、父母、兒女的手而滅亡。因他們會嘲笑他窮,並向他索要,過於他能負擔,令他不得不鋌而走險,毀掉信仰,以至滅亡』。」

一則傳統說,「無子令人豐裕,多子令人貧窮」。曾有人請阿布‧蘇萊曼‧達拉尼(Abu Sulayman al-Darani)考慮結婚,他說:「忍受獨身比忍受結婚容易,忍受結婚又比忍受烈火容易。」[9]他又說:「不婚者享受工作之甜美、並心靈倒空的狀態,是已婚者不能領會的。」又曾說:「我們的伙伴一旦結婚,就無法保守起初的狀態。」又說:「人若追求此三件事,就是依靠世界-討生活、娶妻,尋求傳統典籍。」[10]哈桑說:「真主若善待他的僕人,就不會讓家庭或財產纏累他。」伊本‧阿比‧胡瓦里(Ibn Abi al-Hawwari)說:「有人為此則聖訓辯論,最後一致同意說,聖訓不排除婚姻,即人可以結婚,只要不讓婚姻纏累。」這是論阿布‧蘇萊曼‧達拉尼的話而言:「若家庭、財產、孩子使你不能專注於真主,實屬不幸。」無論如何,沒有傳統說禁止婚配,某些情況除外;至於婚姻本身,只要符合某些條件,是可以的。[11]

[1] al-Ghazzali,Ihya' `ulum al-din,4:683。
[2] 同上,4:684。
[3] 同上。
[4] 同上,4:685。
[5] 同上。
[6] 同上,4:686。
[7] 同上。
[8] 同上,4:686。
[9] 同上。
[10] 伊斯蘭曆1世紀時,穆斯林對是否應將穆罕默德的說話寫下來一事意見分歧,反對者恐怕這樣做的話,日後令聖訓與古蘭經同等[神聖];結果支持者勝利了,並引傳統作證,指穆罕默德鼓勵族人記錄他的話!然而在聖訓記錄裡,我們也察覺到有杜撰的情況出現,連《布哈里聖訓》、《穆斯林聖訓》等最可靠典籍也夾雜著假聖訓,成為教法學者一大挑戰。
[11] al-Ghazzali,Ihya' `ulum al-din,4:687。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