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定義「他人」

巴薩姆.邁克爾.曼迪尼(Bassam Michael Madany)

2018年9月19日

在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Crown Prince Muhammad bin Salman)的領導下,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正經歷重大改變。12年前,我曾撰寫關於沙特社會內改革的可能性,特別是看待「他人」(Others)的方式。我現正發表它,作為重要的歷史文件。

2005年9月,我偶然看到《中東日報》(Al-Sharq-al-Awsat)網上版的文章,這頭條是:「論定義『他人』:兩代之間在國家對話倡議籌備會議上的討論」。

籌備會議在沙特阿拉伯舉行,當中的參加者討論他人這主題,標示非穆斯林的新阿拉伯術語是其他(Al-Akhar)。首先我想引述此報導,再加入我的評論。

「在吉達(Jeddah)艾美酒店(Meridian Hotel)召開的國家對話倡議籌備會議於2005年9月20日星期二結束。討論尾聲時浮現了重大的代溝,在持續三天的會議上,63名成人尋找對『其他』這準確而合適的定義,這代溝變得明顯。同時,17位年輕男女在吉達參加與這會議相關的培訓項目,他們已完成商議,總結出他們與『他人』(Akhar)的關係必定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呼召他或她改信伊斯蘭。

「為這些年輕男女而設立的特殊目標,就是為了教導他們對話的技巧和溝通的合宜方式。他們被期望學會對話與說服『他人』的態度之間的關係,但不疏遠他。然而,就這些年輕人而言,只有非穆斯林該被歸類為『其他』,不管他或她來自哪裡。」

這真是個啟示!我不清楚何時或為何「國家對話倡議」在沙特阿拉伯開始,但在其保護下舉行的多個籌備會議出現一些要仔細考量和深思的地方。首先,逾千年來,這些被放置在歷史框架內的討論已定義了穆斯林和所有類別的非穆斯林之間的關係,這是必須的。

後來在公元622年,穆罕默德遷往麥地那之後產生了一個新的伊斯蘭詞彙,遷往麥地那的麥加信徒被稱為遷士(Muhajiroun)。那些來自麥地那、與遷士聯合,並承認先知使命的人,他們被稱呼為辅士(Ansar),即堅定的支持者(Partisans)。起初,信奉猶太教或基督信仰的阿拉伯的居民維持原有宗教,但他們作為齊米(Dhimmis,即順民)的地位要求他們繳交吉茲亞稅(Jizya,即丁稅)以享有伊斯蘭烏瑪(Umma)的保護。然而不久之後,所有基督徒和猶太教教徒被逐出阿拉伯;一個猶太裔少數族群繼續住在也門(Yemen),直至最近為止。

632年穆罕默德死後,伊斯蘭的控制日漸高漲,所有被征服的中東、北非和安達盧西亞(Andalusia,即西班牙)族群按照正在興起的伊斯蘭教法被看待。齊米要繳交吉茲亞,還要遵行所有齊米制度(Dhimmitude)的嚴格要求,意即其地位低於穆斯林。

另一種分類被證明不利於這成長中的帝國的合一。非阿拉伯裔穆斯林被稱為奴隸(Mawalis)。理論上,他們被視為與阿拉伯裔穆斯林同等,實際上則不然。這在他們當中造成極大的憤慨,亦是750年倭馬亞王朝(Umayyad Caliphate)以暴力倒台的主要因素。

最後,穆斯林法學家將世界分成兩部份:伊斯蘭之家(Daru’l-Islam)和戰爭之家(Daru’l-Harb)。後者包括全球所有未被伊斯蘭佔領的地方,佔領這些土地是合法的,方法就是戰爭。

直至大約1950年,穆斯林幾乎只居於他們的領土之內,故沒有關於處理他人的問題。如果他們是信天經之人的成員,就是猶太教徒和基督徒,那麼他們擁有歸信伊斯蘭或活在齊米制度政權之下的機會。然而,若他們是異教追隨者,就没有太多機會,他們要不改信,要不面對逼害,甚至死亡。這持續在印度發生。

沙特阿拉伯人正討論與他人的一個全新權宜方式這個事實,顯示伊斯蘭歷史上已呈現一種全新的處境。首先,在沙特阿拉伯發現石油引發了此事,導致數千名來自歐洲、美洲、中東和東南亞的他人前往沙特領土工作。對這領土的福利來說,他們的出現是必需的。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數百萬名來自北非、中東和印度次大陸的穆斯林趕往西歐工作。對伊斯蘭來說,沙特阿拉伯的學者之間已開始討論一種全新的現象,他們開始明白新興的全球化和互相依賴的世界帶來的全面影響。

到目前為止,我已描繪出非穆斯林的典型伊斯蘭看法。我現在回到2005年9月24日的文章引述:

兩個群體的差別不僅在於他們的年齡或教育程度,他們的真正差別包括彼此對「他人」身份的定義。在此必須提及對話倡議的主題是「我們和『他人』:朝向面對西方文化的國家視野」。

在艾美酒店大廳會面的學者、知識份子和商人,他們的平均年齡介乎35-55歲。就他們所關注的,「他人」或屬於多個範疇;他可以是貝都因人或城市居民;遜尼派、什葉派或卡菲爾;男性或女性;傳統主義者或世俗主義者。換句話說,他們認為可從詞源上理解「他人」的意思。按此而言,就是不應在其字面意思上加上任何既有觀念。

相對地,參與學習會議和來自沙特阿拉伯中學的學生,他們的年齡介乎16-18歲。他們將他人定義為卡菲爾(Kafir)或異教徒。對他們而言,這詞語並非按詞源來理解,而是按文化和宗教來理解。故就他們所關注的,學習對話藝術的目的被限制在傳教(da’wa)上,即邀請「他人」歸信伊斯蘭─安拉的真正道路。

《中東日報》的記者強調代溝將成人和年輕人分別開來,而後者覺得不需要為他人下細微差別的定義。

年輕的成人達致這個共識:在定義所有非穆斯林為他人的事上,完全沒理由背離這持續已久的觀點。換句話說,他們看見生命為非黑即白,例如一名參與培訓會議、來自麥加某學校的18歲學生說:「他人就是任何在宗教上與我們不同的人;故簡而言之,我們的對話目的必定是要求他歸信伊斯蘭。我們可透過友善的字眼配以詳細闡述伊斯蘭教法來達到這目的。」

該報導的作者接著解釋道:

在吉達舉行的第三次籌備會議與即將來臨的第五次國家對話倡議有關,後者訂於阿西爾省(’Asir)的艾卜哈(Abha)舉行。如前述,學生與參加討論的成人未有一致觀點,他們的差別或許來自兩種他們身處的不同教養環境:年長一代在保守的社會中成長,現時部份人也許留學或居於海外,故傾向從傳統限制的捆綁中釋放自己,這種限制支配著他們與他人的關係。同時,年輕一代在非常現代的環境中成長,為了回應現代作風的誘惑,他們相信處理手上這主題的適切方法就是回歸昔日的傳統,這種堅定的信念令他們將所有他人視為傳教的對象,就是邀請他們歸信伊斯蘭的職份。有別於與許多國內外的他人密切接觸的成人學者和商人,這些年輕的成人不熱衷於被伊斯蘭教法所歸類為卡菲爾或異教徒的人所接受。

記者提出數個重要問題來結束其文章:

在沙特阿拉伯,在年輕的成年人中浮現的思考模式,就是只在伊斯蘭教法的限制下與他人對話,下一代會抱持相同的模式嗎?換句話說,對於年輕的學生而言,對話通常是傳教的意思,能期望成年與會者將來認真地思想和考量嗎?例如有沒有空間給予新的群體分類,將他人放在中立的類別上,從而消除卡菲爾的恥辱標籤?也就是說,我們會否期望現狀中出現一些轉變?

到現時為止,我容許這位記者向我們分享其迷思。這報導頗明顯地出現兩個帶有分歧的觀點,一個是較鼓勵性的;報導指出一些沙特阿拉伯的學者和商人正嘗試再次打開伊智提哈德(ijtihad)的門戶,他們正提出以新的詮釋方法理解古蘭經、聖訓和伊斯蘭教法。然而,這門戶已被關閉約500年,從那時起,每次嘗試重啟這門戶,終告失敗。

預期在沙特阿拉伯的艾卜哈舉行、商討關於他人的會議,我們現在可否抱持在社會環境中恢復伊智提哈德的盼望?數十年來,這由詮釋神聖文獻的激進瓦哈比(Wahhabi)學校所主導。若我們認真地看待年輕的成人在他們的會議上所作的結論,任何基本改變對比「他人」的觀點仍是模糊不清。我恐怕他們代表沙特阿拉伯公眾意見的重要部份。我或許錯誤地以此作結,但我在改革伊斯蘭的昔日意圖上的研究說服了我,任何真正的改變並非即將發生。

這篇文章翻譯自Bassam Michael Madany的線上文章⸢On Defining the “Other”⸥

https://www.academia.edu/37443232/On_Defining_the_Other_?campaign=upload_email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